2發旗豫備:左手鬆握,將旗幅放開,右手將旗舉起,使斜出於左肩上方,即以左手握住旗柄末尾,此時語旗約左手離鼻 前二公寸,兩肘離身,向左略張,(切勿靠著胸) 兩目則谛視前方。
3.發字碼的進修 : 字碼就是文字的翻譯,倡議來,要作一個『字』般發出翻譯先發字碼記號乃將字碼發出。 如發『童』字,『童』的字碼是「4547」,倡議,先從準備姿式發字碼記號,作單位 姿式,(即回復準備姿式)。再從準備姿式,揮旗至4的位置,繼又揮旗至5的位置, 繼又揮旗至4至7的位置,在一個字碼的旗式沒有終了前,弗成作豫備姿式。
4.收發信文的進修:收信站和發信站,發信站由兩人構成,一人專管讀碼,一人專管發旗翻譯收信站也由兩人組成,一人專管收信,一人專管錄信。發信站變作收信站時,則讀信人變作錄信人,發信人變作收信人站變作 發信站時,則錄信人變作讀信人,收信人變作發 信人。發信站和收信站隔著相當的距離,兩站位適相對著翻譯
1、訊 號 概 述 2期 崇偉 製
2、單 旗:是以長短來辨別點&畫。
進修時、學者應按部就班先求正確,再求敏捷,分述以下:
在很多處所稱之謂訊號,但現實上是以通信為其利用目標,訊號的意義,就是以任何體例,表達出自天成翻譯公司的意思的那種方式可稱之謂訊號,不論是用說話、文字、手勢、火燄、燈光、聲音、旗式等都可以說是一種訊號翻譯人類是會利用智識、技能的。採用一種適當的體式格局,共同現實的需要,研究很多表達意思的一些訊號來。過去我古老烽火,現代的德律風、電報、都一樣的是人類為了表達意思透過了智識與技能,所完成的通信工具。 至於那些用切口、眉語、目語、術語,手語也不哩破例翻譯童軍為了啟發兒童青年的聰明與技能,在通訊方面是利用旗語等的訊號,一方面注意在野外活動中的適用,另外一方面來啟發聰明與技巧。同時在距離較遠,聲浪不克不及達到的遠距離,假設遠到僅能用望遠鏡看見的程度,更缺乏其他的通訊的設備的時辰,童軍們常是以旗語通信的。因為它是簡便而輕易利用的一種東西,它既沒有很多的變化,又不需要特殊的機械,乃至很多的從屬裝備都無必要。可以各抒己見,沒有堅苦。所以童軍的 通信以旗語作了中心翻譯
四、單 旗
1 翻檢電碼的進修:中文電碼旗語發信文時,發信站必須先將信文譯成電碼, 『孺子軍』三字,要譯作 『 4547 1311 6511 』爾後發出。
2、旗 語 通 訊
2.發旗旗式的進修:從旗式1起將各個旗式循序學習,再將各個記號旗式,一一進修,先求准確,再求敏捷翻譯
5揮旗留意:旗向擺佈揮舞時,可揮作8字形,使旗幅不致環繞糾纏桿上旗向左右揮舞,不論發點畫,都要在垂直的平面上使收信人易於辨識。揮旗時,手段部須力求圓轉天真,則須連結正直姿式,不可隨旗扭捏。揮旗角度,務求正確,揮旗速度,也須前後一概翻譯揮旗時,『點』『畫』的間隔,必求勻正,使收信人易於識別。凡一,其所佔 時候為點三倍 。(即等於三點的時間;)凡一個符號與另外一符號的距離,為一畫。(即每符號揮成後,單旗逗留於發旗豫備姿式處,應等於一畫的時候翻譯)
收信站將信文收到後,也必需將所收電碼,譯成文字 的所以學者第一步進修,就是翻 檢電碼,翻查電碼字本,操練從『文字』翻成『電碼』 從『電碼』翻成『文字』。
3、雙 旗
4發 畫:兩手應用旗桿,使單語旗從發旗預備姿式,自左上方移至右方,使旗桿適與右肩齊平,旗幅下垂,爾後再回至左上方,此時揮旗所佔地位,共增為一三O度的角。若距離甚遠、發旗人身體前面無障礙收信人視野之物,則揮旗作「畫」的 長度,可揮至發旗人身體的右下方翻譯此時揮旗所佔的地位,共增為一七五度,使收信人對于「點」「畫」,更容易辨識。
單旗語「點」與「畫」的揮旗動作,雙旗語通信,係利用兩旗角度,就是兩旗所居位置分歧,以表示各種記號。單旗語則否則,其通信記錄係以『點』『畫』暗示,所以,單旗語揮旗,只有『點』『畫』兩個動作。動作分述如下:
『翻檢電碼』『發旗旗式』『發字碼』『收發信文』等項,
1、雙 旗:是以旗式來分辯的。
旗語通訊分為二種:
3發 點:兩手握住旗桿,使單語旗從發旗豫備姿勢,自左上方移至右上方,再回至左上方,其揮旗所佔地位,約共為八O度的角翻譯
1準 備:身體豎立,將左足向左移三公寸與右足作八字形站立翻譯右手握定旗桿,約離桿末約二公寸, 桿體傾斜,旗柄 與左肩適成一斜線左手將旗幅束縛執住,兩手相並,適和腰齊,目視前方。
中文電碼雙旗語是傳送中文電碼以為通訊的,其學習可分:
文章出自: http://mypaper.pchome.com.tw/sandy71324/post/1312346817?show_map=1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天成翻譯公司02-77260931